万佛园举行盂兰盆法会——崇尚孝道,慎终追远
发布时间:2010-08-24 | 作者:雷龙 | 点击率:1713次
2010年8月24日,阴历七月十五,是一年一度的盂兰盆会,亦称中元节。
遵化万佛园于24日上午9点20左右,在金宝塔的大雄宝殿举行了隆重的法会。法会由万佛园常驻喇嘛巴玛彭措大师主持,来自各地的居士、信众及部分公司领导参加了法会。法会队伍分别在二十九军长城抗战纪念碑、唐山大地震纪念堂、玉佛殿等地进行了颂经、祈福、超度仪式,庆赞中元,敬奉阴光,祈祷社会和谐、国泰民安。

图一:大雄宝殿上,信众虔诚祈福

图二:万佛园常驻喇嘛在金宝塔大雄宝殿诵经祈福

图三:佛教信众正虔诚地诵经

图四:上午10:30从金宝塔开始迎请佛法僧三宝,绕坛,洒净

图五:各位大师带领众居士、信众在二十九军抗战纪念碑诵经超度

图六、七:各位大师带领众居士、信众在唐山大地震遇难者纪念堂为遇难者诵经超度

图八:法会队伍到达长生殿

图九:各位居士及佛教信众在大雄宝殿诵盂兰盆经

图十:各位居士及信众虔诚地绕大雄宝殿三圈,诵经祈福
盂兰盆法会是根据《盂兰盆经》,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,以佛法供养三宝的功德,回向现生父母身体健康、延年益寿,超度历代考妣宗亲能速超圣地、莲品增上的佛教仪式。‘盂兰’为倒悬之义,表示饿鬼的痛苦如人倒悬一般;而‘盆’则为救护的器皿,所以盂兰盆有‘救倒悬’、‘解痛苦’的意义,意即用盆之类的器皿盛食供佛奉僧,以救倒悬之苦。据《盂兰盆经》载: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目犍连尊者,以天眼通观,见他的母亲投生饿鬼道,皮骨相连,日夜受苦,于是手持钵饭给母亲食用;然而目犍连的母亲因以恶业受报的缘故,饭食还没入口,就全部变成火炭。目犍连尊者为拯救母亲脱离苦趣,于是向佛陀请示解救的方法。
我国最早行盂兰盆会,传说是在梁武帝时代,据《佛祖统纪》卷三十七载:‘大同四年,帝幸同泰寺设盂兰盆斋。’《释氏六帖》也记载有:梁武帝每逢七月十五日,即以盆施诸寺。自此以后,蔚成风气,历代帝王臣民多遵佛制,兴盂兰盆会,以报答父母、祖先恩德。
盂兰盆会之所以会如此流行,深得民心,实乃由于其强调藉供养十方自恣僧,以达慈孝双亲,乃至度脱七世父母的思想,与中国崇尚孝道,慎终追远的伦理传统不谋而合,因此很快就由寺院走向民间,由佛教节日成为民间节日。